走进紫云宫感受氐羌文化

走进紫云宫感受氐羌文化

诗曰:“五山抱高丘,三水绕台流。朱扉迎紫气,仙宫望浮屠。厢庑鸣钟鼓,乐楼演春秋。高阁多羌意,何日约重游。”

紫云宫,位于城高台羌文化广场南侧,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处具有浓郁氐羌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也是长江流域现存比较完整的氐羌建筑风格的戏院建筑群体之一。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整体结构采用双进式四合院建筑群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沿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乐楼、天井、献殿、正殿。乐楼与山门紧密相连,东西耳房分列两边。钟、鼓楼,东西厢房分列前院两侧。现存乐楼(戏楼)、东西厢房、钟楼、鼓楼等建筑。2003924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神庙》一文中已经叙述,左右嘉陵江和八渡河相夹,在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化工具尚未发明以前,运输主要靠人肩马驮,长途运输主要依赖船舶载运,而那时机动船舶尚未问世,顺水船靠水流动力而行,逆水船则要靠纤夫拉行。故而,略阳船夫、纤夫、商贾云集。昔日远离故土消没时间最好的办法是娱乐看戏。因而,就产生了江神庙。不久,船老板们讨厌纤夫人多吵杂,出苦力身上冒臭汗,熏了小姐、太太,便禁止纤夫们入内看戏。这激怒了众纤夫。他们人穷志不穷,大家紧衣缩食,拼命干活赚钱,集资修了紫云宫。因而,紫云宫又名新江神庙。

紫云宫不仅名称雅于江神庙,有气势,而且建筑风格也很考究,四合院连古戏楼;两边厢房顶头又建重檐攒顶钟鼓楼各一座,庄严雅致,形式别具一格。内部注重木雕与彩绘,讲究封板遮盖和板绘艺术,而这些雕刻与绘画,具有浓郁的氐羌民族文化特色,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为我们研究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县志记载,紫云宫所在的高台,原为汉代斩隗器台,又传为吴氏兄弟所筑。高台由狮山、凤山、南山、女山、象山五山环抱,嘉陵江、玉带河、八渡河三水绕流,紫云宫就建于高台之上,正门与清代的南山塔隔河相望,与江神庙相对应,又称为新王爷庙、新江神庙。紫云宫200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紫云宫建筑群受损严重,同年9月,进行了大修,此后,又在附近扩建了羌文化广场,遂有了现在的规模。

紫云宫由200081日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区为紫云宫门楼、戏楼、东西厢房、钟楼、鼓楼等古建区域。一般保护区为门楼南40米,钟楼西墙外走廊8米,鼓楼以东10米,后殿以北4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10米至高台小学教学楼前,南40米至学校操场中心,西钟楼外墙全部走廊至围墙后殿,北为后殿后40米。

因为被文化赋能而焕然一新,因为贴近生活而焕发生机,沉寂已久的紫云宫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神采奕奕古风羌韵,白墙黛瓦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来这里休闲游憩,觅得安静一隅,恍如来到了一处桃花源。

紫云宫不只在我们朋友圈的九宫格里,她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韵味浸润了城市空间,温润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馆

2023年7月3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