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9日在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绿色循环转型发展,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经济大盘,大干快上抓项目建设,全县经济平稳回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社会民生全面改善。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7.41亿元、增长7.9%;地方财政收入1.625亿元、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33.67亿元、增长3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7亿元、增长2.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539元和13760元、增长4.6%和7.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一)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加快推进

巩固拓展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巩固衔接各项政策,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扎实推进挂牌督办“百日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省级挂牌督办顺利摘牌。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创新推行“两排查、四预警、三帮扶”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法,全县“三类人群”1163户3613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增收产业支持力度,落实到户产业奖补资金1399万元,投放小额信贷1.26亿元、富民贷1925万元。统筹推动稳岗就业,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13个,吸纳群众就近务工7750人次、发放报酬1.0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序推进,“1+7”后续扶持政策全面落实。苏陕协作成效显著,落实苏陕协作资金7010万元,全县6镇14村、12所学校、3家医院与海安市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推进扶贫产品认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年销售扶贫产品8483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建设宝成铁路文博馆、乡村振兴楷模馆、天麻智能大棚等项目52个,完成投资1.73亿元,建成项目48个,徐家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迈上新台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10个省级、28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仙台坝、五龙洞等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亮点村,实施改厕1381座,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加快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产业转型蹄疾步稳,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坚持目标考核导向,出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夯实部门工作责任,合力攻坚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坚持绿色循环转型发展,围绕绿色食药、新型材料、冶金矿产产业集群,立足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多园”布局,持续推进园区改革,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循环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食药首位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略阳乌鸡、中药、农特食品特色产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研发、深化融合发展,持续延伸产业链条,绿色食药首位产业发展案例在全省得到推广。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3万亩、总产4.7万吨,分别增长1.5%、2.8%。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全年养殖略阳乌鸡322万只、生猪15万头、中蜂5.7万箱,发展食用菌3003万筒、蔬菜5.4万亩、中药材3万亩,新建密植桑园5080亩,稻渔综合种养302亩。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申报认定省市级家庭农场7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6个,认定县级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4个,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21家。品牌建设不断强化,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申报绿色食品6个。加快创建省级略阳乌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积极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县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2502.7万元,15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整治撂荒地8152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56亿元、增长4.1%。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持续开展亲商助企,全面落实稳企惠企政策,强化重点骨干企业要素保障,陕煤略电五年来首次实现盈利,略钢公司逆势实现稳产,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9.74亿元、增长21.9%。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综合运用“亩均论英雄”改革,提升企业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10.4%。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建成略钢煤气回收发电、安东兴阳人造岗石、百恒众利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环保综合体等项目,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加快向多点支撑、绿色发展转变。

旅游三产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灵岩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稳步推进,梅花洞景区加快建设,郙阁田园综合体建成投运,徐家坪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朱儿坝村被命名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建设已具规模,仙台坝乡村旅游一期建成投运。大力挖掘消费潜力,发放惠民消费券10期,激发线上线下消费活力,带动消费1500万元。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762个,培育“五上”企业19户。消费市场复苏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7亿元、增长2.7%。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快速增长

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凝心聚力大抓项目,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稳住经济大盘基础。精心组织“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开展“红旗”“蜗牛”项目评选,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4个,完成年度投资32.4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1%。嘉陵江干流横现河段防洪工程、人造岗石、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中小学及幼儿园提升等29个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投用;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园、嘉陵江三河坝至灵岩寺段河道拓宽工程、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等15个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全年谋划储备重大项目203个,积极申报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落实中省项目资金9.6亿元、专项债资金3.83亿元。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在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综合考评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增速位列全市第二。

招商引资克难推进。紧扣绿色循环转型发展,围绕构建提升产业集群、产业链,全面落实全员参与项目招商、全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工作机制。出台落实“双招双引”、全产业链招商实施方案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多措并举克服疫情影响,开展“请进来”招商考察活动457次,“走出去”主题招商110次,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招商活动12次,点对点开展“线上”洽谈对接。强化招商服务保障,实行签约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全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4个,其中26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20%。

(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推进平台创新,建成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园一期工程,投用“秦创原(汉中)分中心”、中药材博览馆,加快打造中国天麻发展新高地。加大天麻、杜仲、黄精、乌鸡绿色食药研发力度,研发天麻酒、杜仲籽油微囊粉、黄精啤酒、即食乌鸡食品等30余个产品,“村长鸡”牌自加热乌鸡汤入选全国预制菜名录,是我省唯一入选产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实施数字经济项目32个、投用15个,开发数字应用场景10个,入选全省第二批数字乡村试点。

创新动力持续增强。积极探索“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培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家。强化科技研发创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达4596万元,规上工业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14%,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600万元,登记科技成果15个,扶持6家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实施科技项目10个,引进新品种9个,推广新技术11项,获批陕西省略阳乌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双减”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嘉陵幼儿园竣工投用,吴家营九年制学校加快建设,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提升兴州、南山体育公园,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3万平方米,组织开展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8场次。加强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快速处置多轮疫情。加快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实施中医院提标改造,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徐家坪、郭镇等10家卫生院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个,徐家坪镇创建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10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56场,放映公益电影2002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83万元,返还稳岗失业保险8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69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全年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666户9676人、特困供养对象1923人,实施临时救助8505人次,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9508万元。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建成县镇村三级医保“联审联办”服务网络,医保平台顺利融入全国一张网。退役军人服务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拨付退役军人各类优抚及安置保障资金1553万元,创建省级退役军人示范服务站7个。

(六)城乡面貌大幅改善,统筹发展加快推进

县城更新加快实施。大力推进“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程,实施“4111”项目60个,完成年度投资12.4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5个,修整人行步道5条、背街小巷4个,打通断头路6条。县城片区改造有序启动,体委片区商住综合开发加快推进,铁路片区公租房、滨江路改造建成投用,老人委片区加快拆迁。新增停车位700个,建成投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53个,新建供热换热站14座,新增供暖面积5万平方米,天然气管道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达到供气条件3560户。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配置分类投放设施252个,建设智慧垃圾投放点3处,改造提升中转站3个。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快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实施国省干线及县乡道路提升改造,345国道改造郭镇段全面完工,略康高速公路青泥河出口建成投用,建设村组道路17条40公里。加快县城防洪体系建设和市政管网改造,提升县城防洪防涝能力。加快城乡通讯基站建设,新建改造4G基站80处,新建5G基站56处,新增通村光缆137公里,全县4G网络实现全覆盖,县城和17个镇街政府驻地实现5G全覆盖。加大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实施1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工程34个,巩固提升全县电力保障水平。

(七)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严格落实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全力推动山林河湖渔田长制走深走实,严厉查处各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秦岭“五乱”问题整治“回头看”。扎实推进十年禁渔工作,开展联合执法12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6件,渔业增殖放流鱼苗15万余尾。建立沿江6县跨界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嘉陵江2处重金属自动监测站,县域内“一江十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节能降碳监管,建成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平台,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9天,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实施,完成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12万公顷,建成黑河坡耕地和小流域治理项目4个,实施营造林国土绿化面积8.65万亩。绿色矿山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家,完成嘉陵江流域14座尾矿库“一库一策”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9.9%。全面推行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削减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持续加大,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企业16个。

(八)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认真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容缺审批模式,不断提升审批效率。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公布全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式审批服务,压缩审批承诺时限79.7%。创新推行行政服务事项“镇街村居联审联办”模式,下放镇街村居审批服务事项619项,实现行政审批事项“跨镇办”“跨村办”。加大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秩序不良行为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项目支出、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推行税收征管柔性执法工作,构建更加和谐的征纳关系。深化农村领域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行改革,开展11个村试点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建立金融机构与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合作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01户、成交11.85亿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成功争取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

总体来看,2022年全县经济恢复持续向好,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全县面临的发展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仍然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绿色食药首位产业处于培育阶段,支撑作用尚未凸显,县域经济量增质升任务艰巨;投资结构亟待优化,民间投资信心尚需提振,项目争资融资困难、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产业链项目规模偏小,拉动投资作用较弱;安全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防灾减灾压力巨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任务繁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汇聚众智,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努力破解,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2023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2023年经济发展形势预判

2023年,随着稳经济大盘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落地、效果持续显现,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总体发展环境有利于我县稳定增长、加快发展。从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看,中央对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向好,有利于我县抢抓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加快产业转型,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省市政策环境看,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支持乡村振兴高含金量政策措施,汉中市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和激励办法,全力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我县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建设,为我们谋划重大项目、争取投资支持创造了更广阔空间,有利于我县培育绿色食药首位产业、打造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从我县发展基础看,近年来我县“一县三品”建设成效显著,绿色食药产业进一步壮大,建成了一批基础性、支撑性重点项目,产业规模质效持续扩大提升,将进一步增强转型发展动能,为我县2023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提供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2023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聚焦绿色循环转型发展,深入实施“一立四振兴”战略,认真落实“一县一策”,坚持以做强产业为核心,以增加群众收入为重点,以大抓项目招商为支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能,强化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营造“四敢”氛围,全力拼抢国家扩大内需、省市稳经济促转型、支持重点帮扶县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机遇,着力稳预期、强信心、抓落实,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略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按照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7.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6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4.5万吨以上。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大抓项目扩大投资,聚集追赶超越动能

奋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五个季度”抓项目,落实落细县级领导包抓、工作专班推进、“红旗”“蜗牛”项目评选工作,加强项目调度,强化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推动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快推进、建成项目早投用,全力推进32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5.7亿元,其中新建老人委片区开发、略钢工业技改、略电光伏发电站等22个项目,年度投资17.4亿元;续建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园、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等10个项目,年度投资18.3亿元。精心组织开展“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在市上评比中比学赶超,在全省高质量项目考核中争先进位。

狠抓项目谋划储备。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立足县域优势资源,紧扣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和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高起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充实“十四五”重大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全年谋划储备重大项目不少于150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可行性、必要性、合规性论证评估,加快办理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力促30个重大前期项目、22个重点推进项目尽快出库开工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全面梳理各类招商优势资源,锁定重点目标企业,建立上下游企业清单,统筹制定招商地图和工作方案,开展精准招商。提高招商项目谋划质量,高质量谋划一批高“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产业项目,增强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力。多措并举组织招商,常态化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平台招商、小分队招商。坚持招商稳企并重,积极引导本土企业转型发展绿色食药产业,一视同仁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服务,完善工作机制,全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

(二)加快转型做强产业,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狠抓粮食保供,巩固撂荒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提高粮食复种面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总产稳定在4.5万吨以上。持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全年养殖乌鸡350万只、生猪16万头,发展食用菌5000万筒、中药材4万亩、烤烟6000亩,新建蔬菜基地2000亩、密植桑园8000亩。积极培育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年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家庭农场35家。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按照“一县三品、一品一链”产业布局,落实“一县一策”,加快发展绿色食药首位产业,推进略阳乌鸡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争创国家融合发展示范园,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转型发展绿色工业。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发展,着力推进传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更新、节能降耗工艺升级、环保提升改造、绿色产品开发,建成略钢型钢生产线、超低排放环保提升项目,加快创建绿色企业,全面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绿色食药产品深加工,积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绿色食药产品附加值,建成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园二期,召开第二届国际天麻学术研讨会。加快固废综合利用,建设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区,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2.5亿元、增长16%。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计划,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

做活做靓旅游三产。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加快灵岩寺AAAA级景区创建,建成投运梅花洞景区,启动实施高台文化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五龙洞、仙台坝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完善提升徐家坪AAA级旅游景区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围绕发展“四个经济”,大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000户以上,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5户,推进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持续投放“略有滋味·乐享生活”惠民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活跃消费市场。挖掘略阳优质餐饮资源,创建“陕菜之乡”,做靓略阳特色餐饮品牌。全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促进“直播带货”带动产品销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增长8%。

(三)巩固成果接续推进,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落实落细过渡期内各项政策,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分类施策做好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帮扶工作,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扶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公益岗位,办好社区工厂,促进更多劳动力就近就业。突出抓好富民增收工程,持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确保各项设施稳定运行。持续推进扶贫产品认定,完善扶贫产品对接长效机制,提升消费帮扶效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省级示范镇建设,加快横现河至徐家坪三级公路改建,开工建设郙阁大桥,实施重点项目47个,年度投资3.38亿元。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产业链条化经营、品牌化培育,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加快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完善乡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百千”三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建设农村和美家园。健全“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持续促进乡风文明。

(四)保护生态厚植本底,不断推进绿色发展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秦岭生态网络化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山林河湖渔田长制,持续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整治,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小水电整治成效。加快实施城区“五山”多功能林营造项目,新造、补植防护林292公顷,全县完成营造林7.1万亩。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理,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

强化污染防控治理。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扬尘污染整治、散煤连片治理、禁燃禁放、尾气治理为重点,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监测治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源整治,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加大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运略钢公司超低排放环保提升项目,实施汉江流域7座尾矿库闭库治理、2座尾矿库提升改造。

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出台我县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年内建成陕煤略电15兆瓦光伏电站,谋划布局风电产业,加快论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区建设。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两山”资源公司实体化运转。加大节能监管,推进企业降碳技术改造,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五)完善设施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县城“中央会客厅”建设,启动嘉陵江县城段“一江两岸”整治开发,加快高台文化产业园、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加快推进县城防洪体系建设,建成嘉陵江三河坝至灵岩寺段河道拓宽工程。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实施“4111”工程项目55个,年度计划投资23.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8个,完善公共停车场、人行步道、城市公园等市政设施,改造提升县城供水、供气、供热、排污等管网,新增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200个。加快老人委、中学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全面建成体委片区全民健身中心及商住楼。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镇村路网,实施自然村道路硬化、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桥梁改造。推进公路客运站改建迁建、功能提升,促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加快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新修通组路46条128公里、改造提升16条127公里,完成345国道横现河段、硖口驿段改造,实施横现河至徐家坪三级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略康高速。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推进人口城镇化,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有意愿落户城镇的搬迁群众落户城镇。

(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建成投用吴家营九年制学校,加快实施中小学及幼儿园改造提升项目。持续抓好“双减”政策落实,推进集团化办学、学科基地建设,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成投运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嘉陵江流域健身长廊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和国民体质监测。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要求,强化医疗物资储备,提升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大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徐家坪、郭镇等10家卫生院。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切实提升社会保障。多措并举稳就业,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完善创业就业保障制度,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巩固“无欠薪”县创建成果,提升就业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覆盖率。强化兜底政策落实,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加大贫困救助力度,抓好特殊群体、受灾群众生活保障,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发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作用,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机制。加强金融、信访、网络安全等各类社会风险防控和化解,扎实推进维稳处突、打击防范、安全监管、服务保障等工作,实施“雪亮工程”,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平安略阳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防灾救灾、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支持园区公司、城投公司转型升级,撬动民间投资,鼓励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县域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加快“交地即办证”“交房即办证”改革。推动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改革,打造旅游交通客运品牌。深化督查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大督查格局,促进各项工作大落实。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落实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容缺受理及联审联办制度,加快“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当好金牌“店小二”“秦务员”。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倾心倾力排忧解难,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加大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秩序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推动营商环境稳步提升。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一年,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开拓奋进,为谱写略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附件: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


附件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21年完成

2022年计划      

2022年完成      

2023年计划      

绝对数

增速%

绝对数

增速%

绝对数

增速%

绝对数

增速%

一、全县生产总值

亿元

69.7

5.7

77

9左右

77.41

7.9

86.2

9.5左右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11.19

6.7

12

5左右

11.78

4.2

12.7

6

第二产业

亿元

26.62

2.5

31

13.5左右

32.69

19.4

38.5

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9.38

0.3

23

10左右

25.39

25.1

30

15

第三产业

亿元

31.89

7.8

34

7.5左右

32.94

0.7

35

7

二、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26.2

——

26以上

——

26.3

1.5

26以上

——

粮食产量

万吨

4.66

——

4.5以上

——

4.7

2.8

4.5以上

——

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亿元

65.33

21.9

73.2

12左右

79.74

21.9

92.5

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5.68

28.4

29.5

15以上

33.67

31.1

37.7

12

五、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51

14.4

1.61

10.5 (同口径)

1.625

7.8

1.73

6.5左右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8.88

14

31.8

10左右

29.67

2.7

31.5

8

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842

11.2

14260

11

13760

7.1

14930

8.5

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897

7.8

39310

9.5

37539

4.6

40355

7.5

九、城镇登记失业率

%

4.3

——

4.3

——

4.3

——

4.3

——

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

3

——

3

——

3

——

3

——

Baidu
map